香港国际机场去年客运量按年回升逾3倍******
中新社香港1月16日电 (记者 韩星童)香港机场管理局(机管局)16日公布,香港国际机场去年客运量共570万人次,按年回升逾3倍。
去年,香港国际机场客运量按年上升318.4%。货运量及飞机起降量合共为420万公吨及138700架次,分别下跌16.4%及4.2%。
机管局行政总裁林天福表示,由于疫情影响持续,香港国际机场去年经历充满挑战的一年。然而,香港特区政府于去年下半年放宽旅游限制及入境旅客检疫要求,机场终于迎来曙光。去年最后一季,机场客运量开始回升。踏入2023年,随着与内地首阶段“通关”,机管局深信机场旅客量将会继续恢复。
林天福表示,在疫情下,机管局仍致力提升机场设施,为航空交通复苏作好准备。过去一年,第三跑道正式投入运作,标志着三跑道系统项目的重要里程。天际走廊于去年11月启用,这条全长200米的行人天桥连接一号客运大楼与T1卫星客运廊,带来全新便捷体验。
他也提到,机管局还在整个离境过程应用人面识别技术。尊贵购物区及登机闸口范围已完成翻新,为旅客提供更多设施,感觉耳目一新。
另外,去年12月,机场客运量达160万人次,较去年同期跃升938.7%。飞机起降量同比增加8.7%至15770架次,货运量则较去年同月下跌26.4%至351000公吨。
机管局表示,受香港居民及访港旅客人数上升带动,客运量于去年12月增长,往来东南亚及日本的旅客量升幅最为显著。
机管局也表示,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、地缘政治局势紧张,加上全球供应链受阻,货运量继续受到影响。进口及出口货运量分别较去年同月减少33%及26%。月内,往来东南亚、北美及欧洲的货运量录得相近明显降幅。(完)
安徽省政协香港地区委员吴志斌:科创是深化皖港合作新突破口******
中新网合肥1月14日电 (记者 张强 吴兰 张俊)“目前,安徽省正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车道,努力成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‘试验田’,在此历史发展的契机下,要深化皖港两地的经济文化互动合作,科创必然是一个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,更是开创皖港合作的新面向。”安徽省政协香港地区委员、安徽省侨联副主席、香港安徽联谊会总会常务副会长吴志斌14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如是说。
当日,安徽省“两会”继续在合肥市举行。作为“老委员”,吴志斌坦言,五年的委员任期,让他从对安徽感到陌生变得熟悉与亲切,从一位对安徽的旁观者、欣赏者变成了安徽发展的参与者、见证者,从最初的荣誉感变成了一种自觉的、沉甸甸的责任感。
过去五年,作为安徽省政协委员,吴志斌共参加了皖港活动逾百场。三年的疫情,让港澳委员来皖履职增加了很多困难,但吴志斌2021年至2022年之间仍克服困难,每年都二次返皖履职交流。
履职期间,吴志斌积极参与安徽省脱贫攻坚,设立的“吴国修端仁教育基金”五年来资助了二百多名贫困中学生升读大学,扶贫助学与扶贫消费总额逾百万元。
同时,吴志斌还深入安徽九个地市,推动各地市在港成立地市级“同乡联谊会”,2022年底“香港合肥同乡联谊会”正式成立并运作。“我觉得变的是环境,不变的是履职的初心、心中的责任,有信念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”
如今,参政履职的工作让吴志斌成为一名“新安徽人”,不仅自己在安徽置业,更动员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的女儿到安徽创业。
在今年安徽省“两会”上,吴志斌根据安徽发展动态,重点关注皖港科创交流合作,并积极建言献策。
吴志斌说,皖港科创合作有基础有政策。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为全国第7位,并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。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合肥和立志建立“国际创新科技中心”的香港,具有高度的战略重叠性。皖港两地从技术发展的资源储备、创新政策的支持力度以及人才吸引到企业落户等方面,都有相同的策略性谋划和施政目标。
为实现皖港两地在科技创新的多、深、广的合作交流,吴志斌建议,安徽应建立省级科创统筹领导小组,制定专门与港交流、协作的相关机制,弥补皖港长久以来的互动欠缺,针对性设立皖港科创基金,实现和培育有深度、有专题、精细化的科创交流活动。支持鼓励两地共建优势学科、实验室和研究中心。
同时,应发挥省级国有公司、在港窗口公司(香港黄山公司)、民营在港企业的主体性作用,深入洞察两地合作的“契合点”,尤其是在发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优势方面,着重结合香港特区政府对生物科技、人工智能、智慧城市等方面的政策支持,引进相关企业项目,完善两地科创生态圈。
此外,要实现人才和项目的互动互联,其中在港安徽政协委员在发挥履职双重作用的同时,更要进一步起到“双面黏合”的作用。自改革开放以来,皖籍海归和港漂科创、金融人才落户香港,成了香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新生力量。安徽省需调动且发挥这一批人才的积极性,创立多领域、多面向的人才交流合作项目,定期举办人才项目峰会和考察活动,以国家级科创项目计划为主导,联合两地高精尖人才团队,以实现人才、资源和项目的互认、互动、互赢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